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集团中的一員[3],其前身为隶属國際聯盟的卫生组织(英語:The Health Organization)[4]。
世界卫生大会和执委会
编辑
世界卫生大会是世卫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5月在日内瓦总部召开。[5]主要任务是审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英語:director-general)的工作报告、规划预算、接纳新会员国和讨论其他重要议题。
执行委员会是世界卫生大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大会的决议、政策和委托的任务,它由32位有资格的卫生领域的技术专家组成,每位成员均由其所在的成员国选派,由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任期三年,每年改选三分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君子协定,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是必然的执委成员国,但席位第三年后轮空一年。
常设机构秘书处,下设非洲、美洲、欧洲、东地中海、东南亚、西太平洋6个地区办事处。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一个跨政府机构。[6]
世卫组织于2015年8月启动了“国际应急医疗队”(Emergency Medical Teams, 简称EMT)的注册工作,这是其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改革的举措之一。[7]国际应急医疗队参加国际医疗救援任务,为灾民提供公平均等的医疗服务。前称外国医疗队,转用“紧急医疗队”以反映对建立国家队和在邻国建立团队之间的联系的重视。[8]截至2022年WHO轄下有兩支最高等級國際應急醫療隊,[9]一支由以色列軍方成立,另一支為中國四川大學成立,[10]平時接受擁有國與WHO雙重領導,[11]type3級醫療隊必須隨時能空運至災難現場利用帳篷或當地建築成立醫學中心等級醫院,且獨立運作至少一個月每天能完成數百台手術,屬於機動醫院的最高水準。[12]
区域办事处
编辑
世界衛生組織六個區域 非洲區域:總部設於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维尔 西太平洋區域:總部設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東地中海區域:總部設於埃及首都開羅 東南亞區域:總部設於印度首都新德里 歐洲區域:總部設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美洲區域 泛美衛生組織:總部設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
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按地域設有六個区域办事处,分別如下:
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办事处
区域
总部
备注
网站
非洲區域
剛果共和國(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
非洲區域包括了非洲大部份國家,除了被編入東地中海區域的埃及、蘇丹、突尼西亞、利比亞、吉布提、摩洛哥和索馬里[13]。此有主權爭議的西撒哈拉地區亦因為沒有代表而未能加入。[來源請求]区域主任是博茨瓦纳国民丽贝卡·莫蒂(Matshidiso Moeti)博士(于2015年2月1日当选)[14]。
AFR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歐洲區域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歐洲區域包括所有歐洲國家(列支敦士登除外)、獨聯體國家、以及部分西亞國家[15]。区域主任是匈牙利国民苏珊娜·贾克伯(Zsuzsanna Jakab)博士(于2010年1月19日当选)[15][16]。
EUR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東南亞區域
印度首都新德里
北韓被編入本區,與南韓不同。区域主任是泰国国民萨姆利(Samlee Plianbangchang)博士。[17]
SEAR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東地中海區域
埃及首都開羅
東地中海地區包括了中東地區所有國家及未被包括在非洲地區的非洲國家。巴基斯坦属于本区。
EMR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西太平洋区域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西太平洋區包括亞洲所有在東南亞區及東地中海區以外的所有國家,以及大洋洲所有國家。與北韓不同的是,南韓屬於本區,而非東南亞區[18]。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老撾、柬埔寨和馬來西亞編入本區,但印尼、泰國和緬甸則編入東南亞區。香港和澳門在此區域委員會中有獨立的席位,可獨立發言及參與各種事務和活動,但沒有選舉和財政預算方面的投票權。西太平洋區現任區域主任為日本籍的葛西健博士[19]。
WPR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洲區域
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
美洲區域更為人所知的名字為泛美衛生組織。由於泛美衛生組織早於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所以美洲區域是世衛六個區域中自主權最高的一個。
AMR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资金来源和合作伙伴
编辑
世卫组织主要有两个资金来源:会员国缴纳评定会费(国家会费)和会员国及其他伙伴自愿捐款。[20]
评定会费按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该百分比由联合国大会商定)计算。会员国每两年在世界卫生大会上批准一次。它们在总预算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0%。
世卫组织资金的其余部分以自愿捐款的形式筹集,主要来自会员国以及其他联合国组织、政府间组织、慈善基金会、私营部门和其他来源。
世卫组织2020/2021双年度的20个最大捐款方[21]
捐款方
收到资金(单位:百万美元)
德国
1268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751
美利坚合众国
693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487
欧盟委员会
466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
432
日本
218
加拿大
212
國際扶輪
174
COVID-19团结应对基金
171
中国
168
挪威
165
沙特阿拉伯
158
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
152
法国
141
世界银行
13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103
澳大利亚
98
瑞典
96
荷兰
93
1999年世卫组织与环球小姐组织签订慈善联盟,从此历届环球小姐出任世卫组织艾滋病防预官方发言人,为世卫组织进行普及防艾滋病知识,募集善款,对话国家官员为艾滋病防预工作拨款等实际工作。
會員國
编辑
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在現在(2025年)有192名成員國,其中1名成員正試圖退出(美國),2名觀察成員國(巴勒斯坦、梵蒂冈),3受邀代表團(牙買加、中華民國、薩摩亞)
截至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共有194個會員國。除了列支敦士登外,其他192个聯合國會員國都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此外紐埃及庫克群島也是世卫组织成员国[2]。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員國會派代表團參加世界卫生大会,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最高決策機構。所有聯合國的成員都有資格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只要批准世界衛生組織憲法條約即為有完整權利的會員國,依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其他國家只要提出申請,在世界卫生大会中過半數通過,即可成為世界卫生组织的會員國。」[2]。
2020年5月30日,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7月6日,美国正式通知联合国,将于一年后退出世卫组织[22]。2021年1月20日,乔·拜登签署命令终止了退出计划[23]。2025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再次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24];1月22日,美国正式通知联合国,将于一年后退出世卫组织。2月5日,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宣布將退出世界卫生组织。[25]5月又再度確認退出。[26]
副会员
编辑
是指不具备主权和外交权的殖民地可以由负责其外交事务的会员国申请,成为它的副会员。二個副会员,分別是波多黎各及托克勞群島[27]。
觀察員
编辑
指一个政治實體提出会籍申请以后,在这个申请没有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组织法、程序接纳之前,由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考虑工作实际需要,可以邀请这些提出申请的政治實體,作为世界卫生大会的观察员参加会议。世界卫生组织中的觀察員资格包括主權國家、準主權國家及非政府組織,沒有投票權及人事分配權,每年僅可參與一週的世界衛生大會,無法取得關於世衛的重要文件。
許多其他的政治實體以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世界卫生组织,如巴勒斯坦就以阿拉伯国家联盟認可的「民族解放運動」身份,依《聯合國大會第3118號決議》成為觀察員,梵蒂岡和馬爾他騎士團也是觀察員[28],根據《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及《世界衛生大會第25.1號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为“中國”在世卫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民国代表相应退出世卫组织[29]。2009年至2016年间,中华民国曾以「中華台北」(英語:Chinese Taipei)名义受邀成為觀察員[30]。然而自蔡英文政府上任後的第二年(2017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其不接受九二共識為由反对中华台北参与,導致中华民国皆未獲邀請[31]。
聯合國的觀察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及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也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官方關係,為觀察員。在世界卫生大会中,其座位和其他非營利組織在一起[28]。
歷任總幹事
编辑
世界衛生組織首長的官方中文名稱為「总干事」(英語:Director-General)[32],漢語圈依各地用語的非世衛官方翻譯有「秘书长」或「干事长」(臺灣官方譯稱)。
屆
姓名
來自國家/地區
任期
1
布羅克·奇澤姆
加拿大
1948年-1953年
2
馬戈林諾·戈梅斯·坎道(英语:Marcolino Gomes Candau)
巴西
1953年-1973年
3
哈夫丹·馬勒(英语:Halfdan T. Mahler)
丹麦
1973年-1988年
4
中島宏
日本
1988年-1998年
5
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
挪威
1998年-2003年
6
李鍾郁
韩国
2003年1月28日-2006年5月22日(任內病逝)
代理
安德斯·努德斯特倫
瑞典
2006年5月22日-2007年1月4日
7
陳馮富珍
香港
2007年1月5日-2017年6月30日
8
譚德塞[33](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衣索比亞
2017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