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能源内参,(https://xueqiu.com/9331049986/304356387)
石油价格突然暴跌,布伦特原油跌破每桶70美元,为2021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石油价格暴跌
9月10日晚间,国际油价跳水暴跌。在供应强劲、需求担忧和投机性抛售猖獗的冲击下,油价再度走低。布伦特原油自2021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70美元/桶,日内大跌近4%,而美油价格跌近5%!
分析称,疲软的经济数据引发了市场对全球两大消费国石油需求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对明年出现过剩的担忧。
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产量飙升,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局面。投机者目前持有的原油净多头头寸为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油价下跌部分是由金融头寸的重大变动推动的。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在周二的一份月度报告中预测,2024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增长203万桶,低于此前预计的211万桶。OPEC还将2025年全球需求增长预期从178万桶下调至174万桶。
油价暴跌的背后,是面对供需失衡的严峻现实,多家机构对原油需求预期下调。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欧佩克(OPEC)纷纷下调了原油需求预期。美国能源信息署将本月需求预期下调了10万桶/日至100万桶/日,而欧佩克则连续第二个月下调了原油市场需求预期,预计今年的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203万桶/日,低于此前预测的211万桶/日,2025年则为174万桶/日,显示出市场对原油需求的担忧加剧。欧佩克还下调了中国原油需求预期,但仍预计中国今年需求将增长65万桶/日。
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与季节性需求的回落,也进一步加剧了油价的下行压力。美国2024年8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虽然回升至14.2万人,但远低于预期,且前值大幅下修,制造业就业成为最大拖累,多个关键经济指标相继触发衰退警告。同时,中国制造业的持续疲软以及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抑制了对工业能源的需求。
随着夏季出行旺季的结束,石油需求逐渐进入下滑阶段。美国汽油需求的四周均值同比基本持平,但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将持续下降,预计将在10月初达到阶段性低点。这种季节性需求的回落,使得市场对油价下行的预期进一步加大。
此外,裂解价差的持续下行也压缩了炼厂利润空间,导致炼厂开工率下滑。截至9月初,美国炼厂开工率已下滑至91.9%,较往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尽管,面对油价持续下跌OPEC+成员国同意将其额外的自愿减产220万桶/日延长两个月至2024年11月底,但这一消息并未能有效提振油价。市场普遍认为,此次推迟增产只是将基本面过剩压力有所延迟,无法有效解决未来供应过剩问题,且对补偿减产的承诺并未给予充分认可。
美联储大概率于9月降息25个基点,虽然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利好影响,但这一利好已被市场充分计价。历史经验表明,降息对油价变化没有显著的规律性,且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金融侧流动性宽松对油价的利好支撑有限。
虽然乌克兰局势升级,但主要影响的是俄气供应,对俄油出口影响有限。中东地区冲突也未见升级迹象,市场已重新聚焦于供需基本面定价。同时,利比亚内乱导致的减产有望快速恢复,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
综合以上因素,国际油价在短期内或有反弹动力,但随着需求持续下行和供应侧的增长,基本面将逐渐转向供过于求。市场普遍预期四季度油价大概率将维持下行态势。